文:任泽平团队 核心观点 中国已进入“深度老龄化”,老龄化程度在全球属于中上水平,少子化和长寿趋势使得老龄化持续加深。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五个趋势特征:1)规模大,全球每4个老年人就有1个中国人。2)速度快,未来30多年处于老龄化快速深化期。3)高龄化趋势明显,预计2050年左右高龄老人占比超10%。4)未富先老。5)城乡倒置、东高西低。 长寿带来的老龄化并不可怕,这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升,但是少子化的加剧带来老龄化明显加速问题不容小觑。从经济学的角度看,这是人口红利消逝,随之而来的是,社会抚养比上升,养老负担加重,社保压力上升,政府债务加重,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下降等。 国际视角: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?OECD国家进入老龄化相对较早,引进移民带来了年轻劳动力、但需重视移民融合问题,提振生育主要取决于生育支持的力度,完善多支柱养老金体系、延迟退休等减轻养老金支付的代际负担。美国是第一大移民国,大量移民存量支撑人口持续正增以及劳动人口占比稳定,但移民融合问题仍存。德国一方面完善生育补贴政策、推进女性育儿的工作—家庭平衡,生育率有所提振,另一方面探索共同分担的养老金机制,减轻代际负担。日本老龄化表现为“起步晚、速度快、程度深”,由于生育政策和养老金体系改革均错过时间窗口期,人口结构尚未改善、社会养老负担较大。 相信经过一系列长短结合的措施,中国人口结构有望逐步改善,从而实现人口长期健康均衡发展。 目录 1 现状:已进入“深度老龄化”,少子化是老龄化的“加速器” 2 特点:规模大、速度快、高龄化、未富先老、城乡倒置 3 影响:人口红利消逝、社会负担加重、创新活力下降 4 国际视角: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? 4.1 美国:移民大国+提高劳动力素质+完善为老体系 4.2 德国:增强移民人才红利+生育支持+共担养老金机制+延迟退休 4.3 日本:增强人才红利+延迟退休+完善社保体系+鼓励生育 正文 1 现状:已进入“深度老龄化”,少子化是老龄化的“加速器” 当前中国老龄化程度在全球属于中上水平,少子化和长寿趋势使得老龄化持续加深。从老龄化程度看,200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%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,2021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4%、开始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,2022年、2023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分别为14.9%、15.4%。国际对比看,2022年全球老龄化程度约9.8%,其中高收入和中高收入经济体分别为19.2%和12.2%,中国老龄化程度超过中高收入经济体,紧追高收入经济体。根据育娲人口《中国人口预测报告2023》“中方案”,预计中国在2030年左右进入占比超20%的超级老龄化社会,之后持续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约37.4%,企稳一段后将再度上升至2080年及之后的46%左右,届时中国8亿总人口中近一半是老年人。
不考虑移民,老龄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少子化和长寿趋势: 1)少子化是老龄化的“加速器”,未来随着第二、三轮婴儿潮人口逐渐进入老龄,叠加少子化趋势持续的影响,老龄化速度将加快。1949年以后,中国出现了三轮婴儿潮,分别是1950-1958、1962-1975、1981-1991年,2015年第一批婴儿潮人口陆续进入65岁。未来第二、三轮婴儿潮人口将在2027、2046年陆续进入65岁,老年人口数量将呈阶梯式上行趋势,并且由于第四轮婴儿潮未出现,少子化会加速老龄化趋势。预计2030年左右进入占比超20%的超级老龄化社会,之后持续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约37.4%。 2)从长寿趋势看,中国平均预期寿命达约78岁,未来仍有提升空间。1950-2022年,中国平均预期寿命从约44岁提升至约78.3岁,过去20年平均每十年提升2-3岁。目前中国平均预期寿命已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72.8岁和中高收入经济体的75.9岁,但低于高收入经济体的80.9岁,随着卫生健康体系的逐渐完善,未来仍有提升空间。 2 特点:规模大、速度快、高龄化、未富先老、城乡倒置 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五个趋势特征:规模大、速度快、高龄化、未富先老、城乡倒置、东高西低。 1)规模大,全球每4个老年人就有1个中国人。2023年65岁及以上人口约2.2亿,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约四分之一,相当于全球每4个老年人就有1个中国人。根据育娲人口《中国人口预测报告2023》“中方案”,到2030、2040年,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分别达2.6亿、3.5亿,约占全球老人比重分别为25.6%、26.5%。
2)速度快,未来30多年处于老龄化快速深化期。我国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,2001-201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年均增加0.2个百分点,2011-2023年年均增加0.5个百分点,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。随着1962-1975年第二轮婴儿潮出生人口逐渐衰老并进入生命终点,未来30多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快速深化。国际对比看,从7%的老龄化到14%的深度老龄化,法国用了126年、英国46年、德国40年、日本24年、中国只用了21年;从14%的深度老龄化到20%的超级老龄化,法国用了28年、德国用了36年、日本用了11年,预计中国仅用10年左右。 3)高龄化趋势明显,预计2050年左右高龄老人占比超10%。老年人口分为80岁以下的低龄老人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,前者健康水平较高且大部分可以生活自理,后者健康水平较低且更需要生活照顾。2023年中国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近4000万人,占总人口的比重约2.8%。根据育娲人口《中国人口预测报告》“中方案”,预计2030、2050、2070、2100年8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分别为3.7%、11.0%、18.6%、30.4%。 4)未富先老问题突出。200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7%,当时人均GDP约959美元,日本、韩国在老龄化水平达到7%的时候,人均GDP分别为1685美元、12257美元;2021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14%,当时人均GDP约12618美元,美国、日本、韩国在进入深度老龄化时人均GDP分别为5.5万美元、4万美元、3.3万美元。2023年中国人均GDP约1.3万美元,接近高收入国家下限,但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5.4%,高于中高收入经济体12.2%的水平。 5)城乡倒置、东高西低。分城乡看,我国乡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,且差距不断扩大,老龄化“城乡倒置”明显。2010-2022年城市、镇和乡村老年人口占比分别由7.7%、8.9%、10.1%增至12.0%、13.3%、19.3%。分省看,2022年我国31个省级及以上行政单位(不含港澳台)中,有20个进入深度老龄化,辽宁、上海、重庆老龄化程度最高,老年人口占比分别为20%、18.7%、18.3%。西藏、新疆和广东是最“年轻”的省级及以上单位,老年人口占比分别为5.9%、8.4%、9.6%。
3 影响:人口红利消逝、社会负担加重、创新活力下降 长寿带来的老龄化并不可怕,这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升,但是少子化的加剧带来老龄化明显加速问题不容小觑。从经济学的角度看,这是人口红利消逝,随之而来的是,社会抚养比上升,养老负担加重,社保压力上升,政府债务加重,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下降…… 1)随着婴儿潮出生人口逐渐进入老龄阶段、退出劳动力市场,人口红利快速萎缩、制约潜在经济增速。 过去,我国依靠庞大且年轻的人口红利和高储蓄投资率带来的高资本投入,支撑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增长,并快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数据显示,中国15-64岁劳动年龄人口增速与GDP增速几乎同步增长,1991-2013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7.7亿增至10.1亿,年均增速1.3%,同期GDP年均增长15.8%,处于高速增长期。 随着刘易斯拐点在2013年左右出现,中国经济面临增速换挡。2004年,中国首次出现“民工荒”,农民工工资开始快速增长,2013年劳动年龄人口见顶,标志着刘易斯拐点出现,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局面结束,资本边际报酬降低,预期回报减少,资本流入速度放缓,转而流向人口年龄结构更加年轻的国家。数据显示,2013-2023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10.1亿降至9.6亿,期间GDP年均增速8.5%。
|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无锡公司注册无锡格瑞会计事务有限公司 » 延迟退休年龄来了——中国老龄化报告2024_税 屋——无锡注册公司